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印发《金华市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人员因公出国(境)管理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1 04:35:03  浏览:889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金华市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人员因公出国(境)管理办法》的通知

浙江省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中共金华市委办公室


中共金华市委办公室 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金华市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人员因公出国(境)管理办法》的通知

市委办〔2005〕36号


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市机关各部门、各单位:
  《金华市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人员因公出国(境)管理办法》已经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共金华市委办公室
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5年6月20日


金华市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人员因公出国(境)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我市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及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党政机关)人员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促进开放带动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推进国际化进程,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出访原则。党政机关应当按照提高质量、讲求实效、精简节约的原则组派出国(境)团组和选派出国人员,因公出国(境)要有明确的公务目的和实质性内容。
  1、市级领导出访,主要以友好访问和对外友好交流与合作为主。
  2、市机关部门(包括社会团体和事业单位,下同)人员因公出访,主要是考察国(境)外相关业务及推动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任务的完成。
  3、各县(市、区)党政机关人员出访,根据当地对外开放工作和对外友好交流与合作的需要确定因公出访的重点。
  第三条 出访对象。党政机关因公出访人员要精干内行。党政机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出访,必须是执行与主管工作有关的公务,凡与出国任务无直接关系、与主管业务及职级身份不相称的不得借故出访;凡专业人员可以完成的出访任务,党政机关干部不应参加;离退休人员一般不再派遣出国(境)执行公务;领导干部不得携配偶、子女因公出访。
  第四条 出访计划的确定。因公出国(境)团组要按照招商引资、扩大开放、宣传推介金华的主题来确定出访计划, 事先应对因公出国(境)任务进行充分论证,精心做好出访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并按照以下程序申报出国(境)任务:
  1、市级领导因公出访的,每年年底由市外侨办在征求市外经贸局等部门意见后提出下一年度市领导出访方案,报市委书记办公会议讨论决定。
  2、市机关部门领导因公出访的,经分管市领导同意,由部门向市外侨办申报,经审核后报市政府批准。
  3、各县(市、区)党政机关人员因公出访的,经县(市、区)党委、政府审核后,向市外侨办申报,并按规定程序报批。
  第五条 因公出国(境)的审批。按照国务院外事审批授权和干部管理权限,因公出访团组实行分级审批制度。
  1、省管干部。市级领导在年度计划之内出访的,由市政府报省政府审批;年度计划之外的,由市外侨办提请市委书记办公会议讨论同意后,由市政府报省政府审批;县(市、区)的省管干部出访的,经市外侨办审核后,由市政府转报省政府审批。
  2、非经贸、科技类人员因公出访经市外侨办审核、市政府同意后向上报批。
  3、市机关县处级及其以下执行经贸、科技任务的因公出国(境)团组和人员经市外侨办审核后报市政府审批。
  4、党政机关人员参加跨地区、跨部门团组,应事先经省级外事部门同意再办理任务确认。参加省有关单位团组的,须凭组团通知办理因公出国(境)预批手续。
  第六条 因公出访的限制。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纪委领导因公出国(境),一般两年不超过一次;市机关涉外、经济主管部门的市管干部出访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其它部门的市管干部因公出访,正县(处)级出访间隔一般两年以上,副县(处)级出访间隔一般三年以上。
  同一部门的领导干部一般不得同团出访;同一地区的出访团组不得同时或短期内分别组团出访同一国家或地区。每次出国(境)一般不超过两个国家(地区),在外停留时间一般不超过12天。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增加出访国家(地区)和延长在外停留时间。
  第七条 因公出访团组的管理。出访任务完成后一个月内,出访团组应将出访考察报告分别上报市委组织部、市外侨办和团组派出单位,由市外侨办定期进行公布,每季进行汇总后上报市政府。不及时上报出访考察报告的,暂停派出单位的出访任务审批。
  党政机关人员因公出访,不得通过因私渠道出国(境)以及由企业或外方支付费用(经过批准的除外),一经发现按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第八条 因公护照(通行证)的管理。因公出访人员应在出访回国后一个月内将护照(通行证)上交当地外事部门,逾期不交的,停办出访人员所在单位因公出访任务的审批。
  第九条 因公出国(境)人员的行前教育。实行“谁派出(组团)、谁教育”的办法,组团单位要对派出人员进行外事纪律、安全保密以及防范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和敌对组织渗透、策反、窃密等方面的教育,建立教育登记制度,把行前教育落到实处。
  第十条 外事纪律。出访人员在国(境)外停留期间不得泄漏国家机密、损害国家安全、从事违反外事纪律、有损国格和人格的活动。出国(境)人员在外期间遇到渗透、策反、监控、窃密和其它危及安全的情况,以及发生叛逃等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件,团组负责人应迅速向我国驻外使领馆(处)报告,并在回国后立即将有关情况报告当地组织、国家安全和外事部门。
  第十一条 组织领导。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应加强对党政机关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的领导,市、县两级外事部门应按政策、规定严格进行审查把关,认真负责地做好审核、报批工作。对于玩忽职守、弄虚作假、以权谋私等行为,一经发现,要严肃处理,造成重大失误的,要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以前有关规定如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印发《旅游商品小额贸易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印发《旅游商品小额贸易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1996年5月9日,外经贸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哈尔滨、长春、沈阳、南京、武汉、广州、西安、成都市外经贸委(厅、局):
为加快发展旅游市场商品的生产,促进流通,增加国家的外汇收入,并规范5万美元以下旅游商品小额贸易管理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展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问题的批复》(国函〔1992〕171号)精神,现将《旅游商品小额贸易管理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 旅游商品小额贸易管理暂行规定
为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旅游商品资源,加快发展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增加国家的外汇收入,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展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问题的批复》(国函〔1992〕171号),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本规定所涉及的旅游商品小额贸易(以下简称小额贸易),是指经营5万美元以下的旅游工艺品、纪念品、文物和收藏品、旅游食品、旅游用品及中成药等的小额出口贸易。
第二条 本规定所涉及的经营小额贸易的企业是指生产旅游市场产品的企业和经营旅游市场产品的商业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经批准已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各类企业,不受本规定限制。
第三条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负责审批从事小额贸易业务的企业,检查小额贸易的执行情况。
第四条 企业经营小额贸易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企业是政企分开、自主经营的独立经济实体;
(二)有固定的营业场所和开展业务的设备、资金及其他必备的条件;
(三)有健全的内部组织机构和与经营小额贸易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
(四)年生产能力或销售额必须达到人民币300万元以上,并具有一定的外销能力。
第五条 企业凡具备本规定第四条所列条件,并报经外经贸部批准后,均可以在审批的经营范围内开展小额贸易,但不得出口被动配额和许可证管理商品及国家禁止出口的商品。
第六条 企业申请经营小额贸易业务需申报以下材料:
(一)企业经营小额贸易的可行性报告(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产品特点、产品生产和销售情况、国际市场预测、发展设想等内容);
(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企业资信证明;
(四)企业生产或经营的商品目录。
第七条 企业申请小额贸易的程序:
(一)国务院有关部委所属的企业,应根据本规定填写《旅游商品小额贸易申请表》,逐级向其主管部门申请,报上级管理机关审核同意后,函送外经贸部审批;
(二)各地方企业应根据本规定,填写《旅游商品小额贸易申请表》,逐级向其主管部门申请,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外经贸委(厅、局)审核同意后,报外经贸部审批。
第八条 经外经贸部批准经营小额贸易企业的出口,海关凭经营小额贸易企业填写的出口货物报关单和有关出口合同等查验放行。
第九条 各地外经贸委(厅、局)对其管辖范围内经营小额贸易出口业务的企业进行业务培训、业务统计和业务检查。国务院各部门所属的开展小额贸易的企业,接受其主管部门的业务培训、业务统计和业务检查。
第十条 本规定自发文之日起执行,由外经贸部负责解释。

附 旅游商品小额贸易申请表
----------------------------------------------------------------------------------------
| 企业名称 | | 企业性质 | |
|------------|----------------------------|------------|--------------------------|
| 法人代表 | | 隶属单位 | |
|------------|----------------------------|------------|--------------------------|
| 注册资金 | | 银行帐号 | |
|------------|----------------------------|------------|--------------------------|
| 固定资产 | | 流动资金 | |
|------------|----------------------------|----------------------------------------|
| | | |
| 生产经营 | | 企业人员 |
| | | 其中:专业技术人员 |
| 范 围 | | 外销人员 |
| | | |
|------------------------------------------------------------------------------------|
| 地 址 邮 编 电 话 传 真 |
|------------------------------------------------------------------------------------|
| 年 份 | 生产能力 | 销售额 | 出口额 | 出口国别(地区) |
|------------|------------|----------|----------|--------------------------------|
| | | | | |
|------------|------------|----------|----------|--------------------------------|
| | | | | |
|------------------------------------------------------------------------------------|
|产品在国内外获奖情况 |
| |
| |
| |
|------------------------------------------------------------------------------------|
| 地市级主管部门意见 | 省级主管部门意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备 注 |
| |
| |
| |
----------------------------------------------------------------------------------------
填表说明:1.出口额指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额;
2.生产能力,指实际生产能力;
3.应填写近两年的实际情况。


商务部办公厅关于确定2010年流通领域市场监管与放心肉服务体系项目重点推进单位的通知

商务部


商务部办公厅关于确定2010年流通领域市场监管与放心肉服务体系项目重点推进单位的通知

商办秩函[2010]147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

  根据《财政部办公厅关于流通领域市场监管与放心肉服务体系等项目资金申报的通知》(财办建[2010]67号)和《商务部关于继续开展市场监管与“放心肉”体系建设试点的通知》(商秩发[2010]339号)的要求,我部对各地报送的屠宰监管技术系统项目、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项目和屠宰企业标准化改造项目进行了审核,现同意将河北省商务厅等10个单位列为2010年屠宰监管技术系统项目重点推进单位,保定市商务局等127个单位列为2010年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项目重点推进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思县食品公司家畜定点屠宰厂等82个单位列为2010年屠宰企业标准化改造项目重点推进单位(名单见附件)。
    

  各单位要按照上述通知要求及经审核的工作方案,抓紧落实各项工作。我部将加强工作检查督导,开展动态评估,定期通报进展情况;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确定量化指标,对试点工作进行考核验收。对按要求完成试点任务的,将利用中央财政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给予支持;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将予以通报直至取消试点资格。
    

  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加大对试点单位督促力度,积极争取当地配套政策支持;要定期统计汇总工作进展情况,每月10日前报商务部。

  联系人:(略)

  附件:1. 2010年屠宰监管技术系统项目重点推进单位名单
     2. 2010年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项目地级以上城市重点推进单位名单
       2010年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项目县(市)重点推进单位名单
     3. 2010年屠宰企业标准化改造项目重点推进单位名单





                              商务部办公厅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二日



  附 件1

2010年屠宰监管技术系统项目重点推进单位名单

  河北省商务厅
  辽宁省服务业委员会
  黑龙江省商务厅
  浙江省商务厅
  安徽省商务厅
  江西省商务厅
  河南省商务厅
  湖南省商务厅
  陕西省商务厅
  甘肃省商务厅



  附 件2

2010年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项目
地级以上城市重点推进单位名单

  河北省:保定市、衡水市
  山西省:太原市、朔州市
  辽宁省:丹东市、鞍山市、营口市、朝阳市
  黑龙江省:绥化市、七台河市、鸡西市
  安徽省:黄山市、宣城市、阜阳市、马鞍山市
  江西省:新余市、鹰潭市、九江市、上饶市、宜春市
  河南省:平顶山市、濮阳市、许昌市、信阳市、济源市
  湖南省:株洲市、邵阳市、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来宾市
  贵州省:毕节地区、黔南州
  云南省:文山州、临沧市
  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
  陕西省:西安市、咸阳市、宝鸡市
  甘肃省:兰州市、武威市、定西市
  青海省:海北州、西宁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伊犁州



2010年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项目
县(市)重点推进单位名单

  河北省:赵县、容城县、沙河市、滦县、大名县、兴隆县
  山西省:孝义市、侯马市、平遥县、右玉县、榆社县、阳曲县
  黑龙江省:勃利县、北安市、讷河市、抚远县、木兰县、同江市
  安徽省:桐城市、霍山县、肥东县、固镇县、蒙城县、潜山县、天长市、青阳县、
      歙县、涡阳县、利辛县、黟县、泾县、望江县、肥西县、凤阳县
  江西省:信丰县、武宁县、井冈山市、乐安县、玉山县
  湖南省:祁阳县、桃江县、汉寿县、平江县、双峰县、炎陵县、湘乡市、衡阳县、
      衡南县、桑植县、双牌县、桂东县
  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平果县、浦北县、巴马瑶族自治县、西林县、岑溪市、
      灵川县、 陆川县、合浦县、富川瑶族自治县、阳朔县、隆安县
  贵州省:兴义市、修文县、赤水市、清镇市、息烽县、
  贞丰县、遵义县、龙里县
  云南省:腾冲县
  甘肃省:甘谷县、景泰县、和政县、成县、临洮县、合作市、敦煌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昭苏县、额敏县



  附 件3

      2010年屠宰企业标准化改造项目
         重点推进单位名单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上思县食品公司家畜定点屠宰厂
  防城港市防城区同济日新食品有限公司防城区家畜定点屠宰厂
  永福县国营商业总公司食品公司
  岑溪市食品公司家畜定点屠宰厂
  北海市银海东方屠宰场
  西林县食品公司
  南宁市邕宁冷冻厂仙葫家畜定点屠宰场
  广西崇左市食品公司屠宰厂

  贵州省
  贵阳市白云区光明屠宰有限责任公司
  贵阳嘉旺屠宰加工有限公司
  遵义市玖玖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安顺肥肥肉类有限责任公司
  都匀市匀诚肉类联合加工有限公司
  贵州省从江县糖酒有限责任公司定点屠宰场
  清镇市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六盘水市中心区机械化屠宰厂
  贵州巨农肉业股份有限公司
  毕节市合财屠宰场
  望谟县宏达肉联屠宰场
  松桃苗族自治县牲畜定点屠宰场

  云南省
  楚雄和瑞祥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程家坝生猪定点屠宰厂
  腾冲县食品公司
  宣威畜牧科贸有限公司
  丽江市古城区良华牲畜屠宰加工有限公司
  云南省澄江县春良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西藏自治区
  西藏日喀则市圣福肉联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西藏昌都邦达工贸有限公司
  西藏林芝富民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
  噶尔县狮泉河镇生猪屠宰场

  陕西省
  杨凌本香农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汉中顺鑫鹏程食品有限公司
  安康市大红门民荣富硒食品有限公司
  榆林市山立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镇安县创盛肉食品有限公司
  三原顺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安塞县食品股份合作公司
  蒲城县祥塬肉食品有限公司
  宝鸡市永平生猪屠宰有限公司
  周至富仁军海屠宰场
  铜川市润民肉类加工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省
  临夏市清河源清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酒泉市哈利德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张掖市甘州区中天肉业有限责任公司
  天水市秦州区益康定点屠宰厂
  武威海林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甘南州振兴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庆阳市西峰区宗瑞生猪定点屠宰厂
  永昌县天开屠宰厂
  定西市安定区九隆定点屠宰厂
  陇南市武都区仁鸿生猪定点屠宰场

  青海省
  西宁市享堂生猪定点屠宰厂
  西宁鑫源屠宰肉食品加工有限公司
  青海裕泰畜食品有限公司
  青海百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青海省雪驰清真肉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德令哈市洁康生猪定点屠宰厂
  民和县川口镇红卫村畜产品交易屠宰市场
  青海杨光良种猪养殖有限公司
  湟中县多巴镇生猪定点屠宰厂
  格尔木市清真牛羊定点屠宰场

  宁夏回族自治区
  中卫市鸿嘉肉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宁夏涝河桥清真肉食品有限公司
  宁夏通达清真食品贸易有限公司
  宁夏均旺食品有限公司
  宁夏隆昊肉类有限公司
  银川利丰顺屠宰加工有限公司
  宁夏夏华肉食品有限公司
  宁夏单家集牛羊产业有限公司
  宁夏海原县伊尔通清真肉食品有限公司
  宁夏湖城养殖有限公司
  石嘴山市惠农区典浩生猪定点屠宰厂
  石嘴山市宏信生猪屠宰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天康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多浪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天迪洋阳养殖有限公司
  新疆帕米尔肉制品有限公司
  托里县巴什拜绿洲清真肉联加工有限公司
  奎屯康源食品有限公司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奎屯绿野畜禽屠宰有限责任公司
  巴州天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阿勒泰鑫金域肉食品有限公司
  阿拉尔市大地畜禽定点屠宰场